近几年人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人口老龄化出现在新闻中,究竟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呢?可能人们只是浅层次认为无非就是老年人人口增多了,实际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根据国际上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那么,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呢?

人口老龄化
在了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之前,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形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首先是生育率下降:自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大大降低了青年人口比例,计划生育政策缩短了人口结构转变的时间,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而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向也发生了转变,也降低了新生儿的出生率。其次,人们寿命延长:生活水平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建国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改善了饮食条件,促进了寿命的延长;医疗技术方面医疗设备条件的提升,医疗服务的改善,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主要从老年人本身、家庭、国家三方面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从老年人本身方面: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会不断地退化,自身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降,相应的老年疾病会使老年人很痛苦。随着老年人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容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但是由于如今家庭架构的变化,子女忙于工作无法在家照顾在家的老人,更不要说在精神和心理上得到慰藉了。所以人口老龄化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的影响
从家庭方面:如今的家庭结构模 式大多数为传统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 夫妻双方,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子女要承担赡养 四个老人的义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养老 负担,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 念正在逐渐淡化,家庭养老功能也在弱化,老年人 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这种现象 在农村尤为严重,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去往经济 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发展,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严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的养老问题遇到瓶颈。

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的影响
从国家方面: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还增加了国家的养老负担。由于社会财富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抚养需求,很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而且我国目前的养老发展还不够完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更加给我国还不完善的养老增加了负担与压力。

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影响
以上对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做了简单的概述,大家已经对人口老龄化有了了解。目前,中国老龄化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正确的面对人口老龄化,一起为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的美好晚年生活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gdtcyy.com/